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香蕉的營養價值
登錄號:2001.008.1612的圖片(20010081612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1.008.1612的圖片(20010081612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1.008.1612的圖片(20010081612_I001.jpg)(),第2張,共2張

登錄號:2001.008.1612

尺寸:8.4 x 13.4cm
外文名稱:バナナの滋養價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6~194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自然景觀,動、植物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青果合作社、都島金次郎、觀光、旅行、臺中臺灣成果同業組合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香蕉的營養價值為主題之明信片,以香蕉葉打淡為底圖,正面為香蕉營養價值之介紹,上方有1段文字「何より豐富なバナナの滋養價」,下方有營養價值比較表格,其中,「雞卵一個五四.三カロリー」、「バナナ一本八O.五カロリー」、「バナナ百瓦九八カロリー」、「密柑百瓦二七カロリー」、「柿(樽)百瓦五四カロリー」、「林擒百瓦四五カロリー」(註:林檎即蘋果),下方有香蕉之使用(或食用)時機,有「お食後に」、「おやつに」、「宴會に」、「ピクニックに」、「贈答品に」、「何より理想的な」、「文化食料」,而最下方有4段文字為臺灣香蕉的出口量,由上至下為「逐年增加する」、「臺灣バナナの消費量」、「大正十五年移出量概算」、「二億五千萬斤(三百萬籠)一千五百萬圓」,兩旁則有一些關於香蕉描述性的文字,右上有「甘美な味ひ!さはやかな南國のかほり!」,右下有「一房のバナナがいかに食卓を賑はしそして樂しいものにする事でせう。」,左下有「一顆のバナナがいかに健康に寄與し幸福を增進する事でせう。」,左上有「バナナ一本の營養價は玉子一個半に當る!」大致皆為描述食用香蕉的優點及其營養價值。背面為灰底,無圖樣。
2.臺灣輸出香蕉至日本之始,為西元1903年大阪商船會社基隆支店的都島金次郎,將香蕉以商品形式運至神戶,也成功了打通了臺灣香蕉通往日本的市場,臺灣的中部成為了香蕉重要的生產地,也設立青果合作社等處理有關香蕉的業務,除了香蕉外,芭蕉也同樣受到日本市場歡迎。
參考資料:古関喜之,2008。臺灣香蕉產業發展與日本市場的關係,臺灣文獻,59(4):235-242。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20/04/2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