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大蜆
登錄號:20010900783的圖片(2001090078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10900783的圖片(2001090078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10900783的圖片(20010900783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10900783的圖片(20010900783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3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3200-1800B.P.
尺寸描述:長度:62.1 mm│ 寬度:75.5 mm│ 厚度:22.0 mm│ 重量:44.1公克(g)

標本說明:本件大蜆右殼標本,為盧錫波先生地表採集於臺北市圓山遺址。大蜆,英文名,學名Cyrenobatissa subsulcata Clessin, 1878。屬簾蛤目、蜆科、大蜆屬。雙殼貝,大蜆為蜆類最大者,殼長可達8公分,高度7公分以上。殼表為黑褐色,殼內側齒細長,內殼帶黃色為其特點。屬淡水性貝類,棲息於水深3-5公尺之土砂中。過去曾主產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叉處及其下游淡、海水交會地帶。本件右殼殼貝。整體保存完整,因風化脫皮而失去光澤,表面有剝損。殼頂完整。外殼呈淺黃色而夾有褐色雜斑,輪肋尚明顯。內殼面呈白色。為常見的食用貝。為食用後的殘留物,沒有加工痕跡。

館藏編號:2001090078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