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Abraham Ortelius〈亞洲新圖〉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2.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3.tif)(CC BY),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4.tif)(CC BY),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5.tif)(CC BY),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12的圖片(20020060012_P006.tif)(CC BY),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6.0012

尺寸:55.4 x 44.3cm
外文名稱:Asiae Nova Descriptio
歷史分期:1624之前
推測年份(西元):1580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Abraham Ortelius
製造地: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
關鍵詞:亞洲、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期、普通地理圖
文物描述:〈亞洲新圖〉(Asiae Nova Descriptio),拉丁文地圖,繪製者為Abraham Ortelius(1527-1598),收錄於其地圖集《寰宇概觀》(Theatrum Orbis Terrarum),該地圖集初版於1570年,本件應是1580年的再版,出版地為西屬尼得蘭的安特衛普(Antwerp,今屬比利時)。
繪製範圍以亞洲為主體,包含歐洲和非洲局部,東印度群島的東南面還有未知的大片陸地。功能分類屬普通地理圖,內容包含主要城市、國名、地理名、河川等,地形為簡易山脈示意。這幅「亞洲新圖」顯示蒙古建立的帝國後,中世紀時幾位歐洲人穿越過裡海以東的大片地域留下的許多當地的地理資訊,以及大航海時代新驗證的海岸線位置。東亞地區變形量較大,中國部分相形位置較為正確,朝鮮半島被隱沒,日本列島的形狀和位置則甚扭曲。臺灣應有的位置,則混在圖面左邊的日本九州南面琉球群島的一串島嶼中。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背面有亞洲的文字介紹。
Abraham Ortelius被後人稱為「現代地理學之父」,他的《寰宇概觀》(初版包含70幅地圖─歐洲56幅,亞洲和非洲共10幅,四大洲各1幅)不斷地再版印刷,並被譯成歐洲多國文字。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2/09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臺灣省教育會發行《動物分類掛圖》之哺乳類與鳥類)的圖片
藏品(椰子樹與轎子)的圖片
藏品(藍衣少女)的圖片
藏品(盤龍長景瓶)的圖片
藏品(主要名稱:崁頂村的無賴漢寫作大綱)的圖片
藏品(松花花器)的圖片
藏品(竹花籃)的圖片
藏品(兒童雜誌殘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