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Vincenzo Mario Coronelli〈中國東部圖〉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3.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3.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1.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2.tif)(CC BY),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4.tif)(CC BY),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5.tif)(CC BY),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6.0026的圖片(20020060026_P006.tif)(CC BY),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6.0026

尺寸:48.7 x 72.3cm
外文名稱:Parte Orientale della China
歷史分期: 1683-1723(清代-康熙)
推測年份(西元):169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Vincenzo Mario Coronelli
製造地:義大利威尼斯
關鍵詞:中國、臺灣、海圖、政區圖
文物描述:〈中國東部圖〉(Parte Orientale della China),義大利文地圖,繪製者為Vincenzo Mario Coronelli ,為1696年繪刻的銅版地圖。作者另做〈中國西部圖〉(Parte Occidentale della China),兩圖拼接後為完整中國地圖,基本採用義大利耶穌會士衛匡國(Martinio Maritini,1614-1661)在1655年出版的《中國新地圖誌》(Novvs Atlas Sinensis)的資料改繪。
本圖繪製範圍為中國本部東部,包含直隸、山東(包含遼東)、南京、浙江、福建、江西各省,以及廣東、湖廣、湖南的一部分,另有臺灣、朝鮮,以及日本一部份。內容包含羅盤方位,中國省界及省名,朝鮮、日本的次級區劃,河流、聚落、長城等資訊,地形描繪為簡單地形示意。本圖描繪出中國各省劃分仍是明代的15省(布政使司),仍有南京、湖廣之名稱,遼東與北直隸有界線區隔。臺灣本島的描繪比《中國新地圖誌》還豐富,本島標示福爾摩沙(Ilha Formosa) 或稱琉球(Laqueio),中南部及澎湖的重要地名標繪達數十個,東岸被切割出數個島嶼。朝鮮(Corea)在圖上已做一個半島,和遼東隔鴨綠江相連,形狀略成長方形。本圖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背面有中國介紹文字與圖片。
在臺灣島下方有一段義大利文字,提到荷蘭人在島上建城以及在1661年鄭成功來臺的這段歷史。文中稱呼鄭成功為海盜國姓(Coxina Corsaro)。地圖右上方和右下方分別裝飾著航海儀器如星象儀、六分儀等。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2/10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Abraham Ortelius〈世界地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