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平定臺灣
登錄號:2002.007.1250的圖片(20020071250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7.1250的圖片(20020071250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7.1250的圖片(20020071250_P001.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7.1250的圖片(20020071250_P002.tif)(),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7.1250的圖片(20020071250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1250

尺寸:9.1 x 14cm
外文名稱:臺灣鎮定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89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藝術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政治軍事
創作者/製造者:石川寅治繪、便利堂印、明治神宮奉贊會發行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乙未戰爭、臺北城、北門、時局畫、明治神宮、石川寅治
文物描述:1.明治神宮奉贊會發行、石川寅治所繪「臺灣鎮定」(平定臺灣)明信片,便利堂印行。正面有說明文字:「明治神宮外苑聖德記念繪畫館壁畫」、「(63)、石川寅治筆、臺灣總督府奉納、明治廿八年六月十一日、臺北城北門」等字。背面則印有「郵便はがき、POST CARD、不許複製、明治神宮奉贊會發行、便利堂印行上納」等字。
2.圖像內容由畫家想像描繪乙未戰爭時,明治28(1895)年6月11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帶領日軍浩浩蕩蕩地從臺北城的北門「入城」的情景,街道旁插滿日本國旗,盡是夾道觀望的民眾。
3.本圖原作藏於明治神宮聖德紀念繪畫館。大正7(1918)年明治神宮外苑為興建「聖德紀念繪畫館」,於大正12(1923)年底選定80幅日本畫及西洋畫畫題,用以彰顯紀念明治天皇聖德,1926年該館完工,僅有少部分壁畫公開展示,直至1936年全部壁畫才完成,本圖為其中壁畫之一,由臺灣總督府奉納,石川寅治繪畫,可能於1923年所繪。明信片正面所註明的「63」,即是指此壁畫在該館壁畫的編號。依聖德紀念繪畫館壁畫完工時間推測,本張明信片應於1926-1936年間發行。
4.石川寅治(1875-1964),日本近代西洋畫及版畫畫家,1917年曾二次來臺旅行,1920年為臺灣總督府繪製會議室之壁畫「朝陽」、「落日」。
5.本件與館藏號2012.045.0027相同。
參考資料:1.聖德記念繪畫館とは,明治神宮外苑,http://www.meijijingugaien.jp/history/picture-gallery.html(瀏灠日期:2014/02/12)。
2.石川寅治,ウィキペディア,http://ja.wikipedia.org/wiki/%E7%9F%B3%E5%B7%9D%E5%AF%85%E6%B2%BB(瀏灠日期:2014/02/12)。
3.李欽賢,2003。台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4/02/2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素燒無釉硬陶殘片1)的圖片
藏品(風鼓)的圖片
藏品(案奉)的圖片
藏品(酒綠花紅)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軍刀機老照片)的圖片
藏品(日本國旗)的圖片
藏品(「PIPER COMANCHE」系列模型飛機)的圖片
藏品(米穀同業組合徽章)的圖片
藏品(主要標題:阿片戰爭の繪本,翻譯名稱:鴉片戰爭的畫冊,報紙名稱:興南新聞)的圖片
藏品(主要名稱:劉榮宗臺灣新報編輯局出版部名片)的圖片
藏品(金義商店販售萬國旗組共12張)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