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8.0109
尺寸:76.5 x 180.1 x 3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關鍵詞:海埔新生地、臺江內海、唐景崧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捲軸一幅,為〈欽命二品銜福建分巡臺澎兵備道兼按察使銜霍伽春巴圖魯唐〉的告示,發佈日期為清光緒14年6月19日,次件物件中提到之「霍伽春巴圖魯唐」即為唐景崧。
此件所提及的事件為臺江內海的海埔地開墾戶因為魚塭受到大雨沖毀,使得承租此地的墾戶退換,由原先的施吉安換為當時的富有仕紳周宜記。臺江內海於17、18世紀時為臺南安平附近的大潟湖,為沙洲圍繞的內海,而在曾文溪改道、臺灣西南部洪水氾濫後,內海逐漸淤積,成為尚未開發的新生地,適合建設為魚塭或是開墾為田地(曾品滄。2015。129。)。
臺江海埔地的開發始於清領道光年間,雖由於地層不穩定、土地含鹽高,因此不利耕種,但適宜採捕海產、曬鹽、開設魚塭,其中魚塭獲利頗豐,繳納「塭餉」並開墾魚塭成為有力人士的主要目標,形成道員(地位次於管轄福建省的布政使司的官員)-管事-富紳的官商合作結構,再者地方官員奉行「原額主義」(僅上繳中央政府指定的數量,而非因應經濟變動或成長繳交不同稅收),且此地易受風災水患,所以這筆未被追查的稅收成為了道員的「外款」,雖不乏有官員中飽私囊,但如徐宗幹或劉璈等積極任事的官員則是成為彌補行政資源不足的重要金源。官商合作雖可能造成壟斷的局面且有失公平,但也有助於更多商業資本的引入,使產業發展更具規模且效率,進而促進臺灣的養魚事業(曾品滄。2015。164-166。)。
參考資料:曾品滄,2015。十九世紀臺江海埔墾地開發與臺灣郡城的官商利益結構,臺大歷史學報,55,125-171。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