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3.012.0045
尺寸:97.5 x 4.4 x 1.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身體飾物
創作者/製造者:阿美族
製造地:採集地臺東長濱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阿美族、Ami、Amis、海岸阿美、貝板、頸飾、項飾、項鍊
文物描述:1. 根據本館原始購買資料之紀錄,本件採集自臺東長濱阿美族。
2. 本件為阿美族男子頸飾,以12塊方形白色貝板穿綴而成,每一貝板長、寬約4公分,厚約1.5公分,於左右兩側各穿4個小孔,再以麻線將各塊貝板串連成項鍊。貝串一面磨製光滑而顏色較白,另一面顏色較黃並留有貝殼原始粗面或磨製之粗痕。貝串左右兩端分別綁縛一條紅色及紅、綠色毛線編結而成的綁帶。
3. 根據李亦園 (1962) 及李莎莉 (1998)之描述,阿美族利用硨磲貝製作飾物已有久遠的歷史,因喜其潔白與永久不變之優點,以貝板製作成項飾與額飾,巨大的貝板項飾多為男性配掛,女子多配掛較小的貝板飾品。
4. 本件型式之阿美族貝板頸飾,外型大且沉重,多為男子於重大祭儀慶典所配戴,穿戴方式為將貝板串置於頸部附近,將兩條綁帶相繫於頸後。
參考資料:1. 李莎莉,1998。傳統‧意義‧圖說─臺灣原住民的衣飾文化,阿美族,頁409。臺北:南天書局。
2. 李亦園,1962。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頁142-143。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24/10/2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