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石佛
登錄號:2003.020.0022的圖片(20030200022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20.0022的圖片(20030200022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登錄號:2003.020.0022

尺寸:39.4 x 28 x 87.6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6~1945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日本佛教、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六臂觀音
文物描述:本件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石佛,做船型光背浮雕石佛造型,上方為如意輪觀世音菩薩造像,六臂右側第一手捧面頰做思維相、第二手手持如意寶珠、第三手手持佛珠,左側第一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手持蓮花、第三手手持如意輪,六臂象徵遊戲於六道之中。下方基座上刻有「第十八番、キヨト、六角堂(頂法寺)、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等番號、國名、寺名及本尊名字樣,為臺北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安置的石佛第18番,原設置於臺北觀音山凌雲禪寺的參道路上。
臺北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是日本佛教傳入臺灣後,設置於1926年的地方靈場,移植日本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西國遍路),在觀音山的凌雲禪寺與西雲禪寺之間的參拜路線上安置33座觀音石佛及花山法皇石佛,作為巡禮參拜的對象。
參考資料:林承緯,2012。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臺北:藝術家。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5/2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銅鎏金弩機)的圖片
藏品(雪印乳業株式会社發行牛奶玻璃瓶)的圖片
藏品(〈第九水門〉)的圖片
藏品(福星戲院發行《烈血大風暴》電影本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