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花山院法皇石佛
登錄號:2003.020.0108的圖片(2003020010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20.0108的圖片(2003020010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登錄號:2003.020.0108

尺寸:91.6 x 39.9 x 190.2cm
外文名稱:花山院法皇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6~1945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日本佛教、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花山法皇
文物描述:本件花山院法皇石佛,做船型光背浮雕石佛造型,上方為平安時代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復興者花山院法皇(花山法皇、花山天皇)造像,左手持缽與佛珠、右手持金剛杖與斗笠,做巡禮者裝扮;下方基座上刻有「花山院法皇」等字樣,推測為日本佛教傳入臺灣後,在臺北、基隆、宜蘭、新竹等地創設的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系統所設置之石佛。
日治時期日本佛教傳入臺灣後,移植日本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系統(西國遍路),在臺北、基隆、宜蘭、新竹等地創設的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的地方靈場,其中臺北新西國三十三所靈場設置於1926年,在觀音山的凌雲禪寺與西雲禪寺之間的參拜路線上安置33座觀音石佛及花山法皇石佛,作為巡禮參拜的對象,基隆、宜蘭、新竹等地則於1928-1929年間創設。
參考資料:林承緯,2012。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臺北:藝術家。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5/2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髮簪)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