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臺灣省政府員工國劇研究社首次彩排入座券編號2131
登錄號:2004.006.0210的圖片(20040060210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6.0210的圖片(20040060210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6.0210的圖片(20040060210_I002.jpg)(),第2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6.0210

尺寸:13.3 x 19.4 x 0.1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準確日期:1956/05/05~1956/05/05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收據憑證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臺灣省政府、黃金臺、女起解、自由席
文物描述:1.本物件是1份來自臺灣省政府員工國劇研究社的入座券,採自由入座,封面上有表演的團體、表演劇目、時間與地點等內容。時間為民國45年(1956年)5月5日下午7點開演,地點在臺灣省政府警務處大禮堂,表演劇目為班串、黃金臺、女起解與群英會借東風。左上原本有個截角,已被撕除,此入座券採自由入座,為非賣品。內容為劇目的劇情與演員名稱,封底有劇目內容尚未結束,但在左下角有印上「臺灣省政府印刷廠印贈」。物件以綠色紙張印刷,邊框稍有泛黃,截角處被撕除。
2.國劇,又稱京劇、平劇。其前身為徽劇、漢劇、崑曲、秦腔、京腔,並受到民間俗曲的影響,約於清道光至光緒年間融合形成於北京。其表演藝術涵蓋唱、念、做、打,四種門類,且以生活出發,將生活中的形態、語言、動作加以提煉、誇張、美化、裝飾,形成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段,再用來反映生活。
參考資料:京劇的起源與發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https://www.ncfta.gov.tw/content_175.html(瀏覽日期:2019/10/31)。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E
編目日期:2019/10/3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