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新南港奉天宮進香牌
登錄號:2004.007.0530的圖片(20040070530_I003.jpg)(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7.0530的圖片(20040070530_I003.jpg)(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7.0530的圖片(20040070530_I001.jpg)(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7.0530的圖片(20040070530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7.0530的圖片(20040070530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7.0530

尺寸:3.2 x 4.4 x 0.8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創作者/製造者:新港奉天宮
製造地:嘉義縣新港鄉
關鍵詞:宗教、信仰、廟宇、媽祖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新南港奉天宮進香牌,即為新港奉天宮。錫製,不規則狀,牌面其中一面刻有「新南港」、「天上聖母」、「香火」等字及圖案,另一面則為佛祖圖案與「新南港」字樣,皆為半立體浮凸。此進香牌或為該宮廟所製造之產物,作用與平安符等物品相似,不一定與進香活動有直接關連。
2.新港奉天宮與新南港之關聯,是因為新港昔日地名為笨港,但笨港溪易氾濫,便有了笨北港與笨南港之別。後笨南港居民遷徙至距離笨港約三公里外的麻園寮,建立新街市,稱為「笨新南港」,因笨字不雅,去笨稱之「新南港」,後再簡稱為今日之新港。新港奉天宮,座落於嘉義縣新港鄉,起源於明天啟二年(1622)信徒恭請「船仔媽」來臺,康熙39年(1700)笨港居民合建天妃廟,後因洪水氾濫而遷徙,嘉慶16年(1811)奉天宮落成。
3.進香原指信徒至名山寺廟朝拜,臺灣因早期移民而移植原籍神明,出現不少分靈或分香的廟宇,因而出現回到祖廟進香以維持其靈威與虔誠性的活動。臺灣著名的進香聖地以王爺廟與媽祖廟為盛,如臺南市南鯤鯓代天府以及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是為了掬取香火,使本廟的香火興旺,故有更新、增強香火的意義,活動本身亦是社會變遷、常民文化的展現。
參考資料:1.進香,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9(瀏覽日期:2018/07/24)。
2.宮廟介紹,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http://www.lesson.com.tw/taiwanmazu/mem_list/mem_list_main.asp?mem_list_no=36(瀏覽日期:2018/07/24)。
3.歷史沿革,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http://www.hsinkangmazu.org.tw/about.asp(瀏覽日期:2019/01/16)。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6
編目日期:2019/01/1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