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19.0118
尺寸:79.8 x 77.8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關落陰、觀三姑、觀靈術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觀落陰》,描繪用布蒙住眼睛舉行「觀落陰」,與往生親人接觸的情景。畫作題跋為「觀落陰,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觀落陰,或作關落陰,有的地方則稱為「觀三姑」,是一種陽世之人與陰間親友的溝通方式,屬於觀靈術的一種。是藉由法師作法及催符念咒,帶著人的一魂一魄到陰間去尋訪親友。由於參加觀落陰並無太多限制,只要是思念已故親友的人,都有機會在這項法事中見到死者,所以在民間流傳甚久。
觀落陰通常會在晚上舉行,參加者則坐在椅子上,脫掉鞋子,踩在地面;眼睛則用黑布矇起,眼部與黑布間則放著符咒。這時法師會開始作法,帶著這些人開始進入另一世界,而這些參與者的雙腳也會在原地踏步,好似真的在走動般,意識也多相當清楚。通常法師會一路走、一路問,例如問說有無見到光亮?是否看到什麼景色?有見到者通常會舉手以示呼應。不過,並非每個參與者都能成功,有的是打從心裡就不相信,或是時機尚未成熟。
不過觀落陰有許多禁忌,例如心臟病患者、在經期中的女性、孕婦、進出產房未滿月者,都不適合參加;不能有小孩旁觀,以免節外生枝;參與者不可佩帶金屬製品;不可隨意碰觸眼前所見的景物,也不能食用眼前的物品。
參考資料: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72。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10/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