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黃金田繪《粽子》
登錄號:2004.019.0132的圖片(20040190132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19.0132的圖片(20040190132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19.0132

尺寸:79.8 x 77.9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端午節、包粽子、插艾草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粽子》,描繪端午節時包粽子與插艾草驅俗的習俗情景。畫作題跋為「粽子「角黍」、榕艾苦草,懸插門首,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粽子,是端午節的應景食品,和愛國詩人屈原有著密切的關連。屈原為國投江死諫,相傳是早期人們怕汨羅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的身軀,於是用竹筒裝米後投入水中。演變至今,變成以竹葉為材料,包著糯米、蛋黃、豬肉、香菇等食材,包好後先用鹹草(粽索)繫住二、三十個粽子,上端則編成交結狀,叫做「粽步」,有拔除不祥之意。至於粽子的外觀與內在,各地則巧妙皆有不同。在臺灣,最常見的是四角錐型,南北也因烹調的方式而有所差異:北部多用蒸的,南部則多用水煮。
此外當天,傳統上家家戶戶的門外都會插著用紅紙綁住的艾草、榕枝、菖溥,稱為「榕艾苦草」,希望能藉此百毒不侵。因為菖溥的外型似劍,所以有驅邪之意;「艾」字音通「健」,有身體強壯之意,而且和榕枝一樣,有避邪之意,所以俗話說:「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另外,大人們也會將艾草浸入洗澡水中,用艾草水來擦抹身體,有防毒、健身的功效。
參考資料: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116-117。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11/22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鍾馗馴鬼圖-肩輿過臥松)的圖片
藏品(臺灣烏龍茶海報)的圖片
藏品(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13年版)的圖片
藏品(國父畫紀)的圖片
藏品(廟會)的圖片
藏品(黃金田繪《迎放水燈》)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