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8.3299
尺寸:11 x 22.9 x 9.8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藥品
創作者/製造者:元祖征露丸本舖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正露丸、臭藥丸、森林太郎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元祖征露丸本舖征露丸改名戰役紀念丸藥盒組。共有兩件物品,分別為盒身與盒蓋,為木製品。
2.征露丸的創始人物為森林太郎(西元1862-1922年,又名森鷗外,又為軍醫和文學家),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曾留學德國,長期在軍隊中擔任醫事工作。明治末年,有一種流行病侵襲日本,病徵為雙腳麻痺、之後擴及雙手,嚴重者會有突發性心臟急症、呼吸困難而死亡,俗稱為「腳氣病」,當時無藥可解。在西元1894年甲午戰爭時,因腳氣病死亡的人數為戰死者的四倍之多,全日本傾力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森林太郎亦致力於此,但他堅信此為細菌所致,認為「木餾油」可殺死傷寒菌,應當可殺死「腳氣菌」。西元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他主張大量生產主成分為木餾油的錠劑,供陸軍士兵攜帶,因為是要征服露西亞(Russia),因此稱為「征露丸」,但事實證明此藥治療腳氣病的成效幾乎是零,但因為此藥丸是針對軍隊設計,也加入一些治療水土不服的成份,是為止瀉特效劑,亦有健胃整腸之效,反而後來盛行於民間。最初,征露丸還因味道太臭,士兵拒絕服用,還勞煩明治天皇下令,才能普及軍中。二戰後,日本因「征」字有礙國際觀感,亦怕得罪俄國人,而改為「正露丸」。現製作此藥丸的廠商約有30幾家,包括日本、中國、臺灣等地。
參考資料:1.皮國立,2008。當中藥踫上西藥,頁:126-129。臺北:台灣書房。
2.梁瓈尹,2007。老藥品的故事,頁:110-113。臺北:台灣書房。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D
編目日期:2019/06/2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