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8.3634
尺寸:18.5 x 24.6 x 0.7cm
外文名稱:Southern Screen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69
年代描述:民國58年6月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生活娛樂
創作者/製造者:南國電影畫報社
製造地:香港
關鍵詞:香港電影、邵氏兄弟有限公司、遊俠兒、金衣大俠、青春戀、芳華虛度、黑靈官、三笑、兒女是我們的、死角、雲泥、鐵手無情、何莉莉、凌波、井莉、秦萍、李菁、舒佩佩、邢慧、潘迎紫、沈依
文物描述:1.《南國電影》(Southern Screen) 136期,督印人鄒文懷,總編輯梁風,於民國58年6月由南國電影畫報社出版之月刊。此期的封面人物為林嘉、封裡《鐵手無情》之電影海報、封底裡《女校春色》、封底《三笑》電影海報。
2.本期的彩色插頁人物為〈何莉莉〉、〈凌波〉、〈井莉〉、〈秦萍〉、〈李菁〉、〈舒佩佩〉、〈虞慧〉、〈鄭佩佩〉、〈邢慧〉、〈潘迎紫〉、〈沈依〉及〈邵氏參加亞洲影展五部鉅片〉一彩色主題。
新片介紹則有《遊俠兒》、《金衣大俠》、《青春戀》、《芳華虛度》《黑靈官》,連圖故事為《女校春色》。
3.本期的重要主題有〈祝第十五屆亞洲電影節〉、〈影藝新知專欄:恐怖片的變遷和沒落〉:
在〈祝第十五屆亞洲電影節〉中,舉世矚目的第十五屆亞洲電影節,於1968年六月在馬尼剌(拉)舉行,邵氏選出《三笑》、《死角》、《兒女是我們的》、《雲泥》和《鐵手無情》五部作品參展。作者還帶過了亞洲影展的歷史,介紹邵氏如何在數次的影展後,漸漸在第十一屆亞洲影展後擔任起文化交流的使命向歐美國家介紹國產電影,並在第十三屆亞展以電影《藍與黑》奪得了最佳影片十二項金禾獎,並在最後提出亞洲影展的使命。
而在〈恐怖片的變遷和沒落〉裡,作者提到現今恐怖電影已面臨到山窮水盡的困境,日本特技導演丹谷英二認為恐怖片中的恐怖氣氛只決定於化粧(妝)術和導演技巧,以怪獸和吸血僵屍為主題的影片已無法滿足6,70年代的觀眾。最一開始的恐怖片只在造型和劇情上嚇人,並沒有恐懼感的深入表現,直到20年代,恐怖片才漸漸步入正軌並分為神怪恐怖、幽靈恐怖、懸疑恐怖及恐怖喜劇。文中作者也提到了電影《科學怪人》、《卡里格尼博士的密室》和吸血僵屍達谷拉公爵的影片來介紹恐怖電影的歷史。
4.《南國電影》畫報為邵氏官方的電影雜誌,初刊出版於1957年,停刊於1979年。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1958年,停產於1985年,邵逸夫為總裁,雜誌督印人鄒文懷於1959年加入邵氏兄弟並為宣傳主任,於1970年離開邵氏兄弟。
參考資料:1.吳詠恩,邵氏電影初探─邵氏大事記,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zh_TW/web/hkfa/publications_souvenirs/pub/englishbooks/englishbooks_detail06/englishbooks_shawstory.html(瀏覽日期:2017/4/12)。
編目者:史石義
編目日期:2017/04/28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