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8.5316
尺寸:15.1 x 21.1 x 0.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藥品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製造地:南投縣
關鍵詞:野鼠、家鼠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鼠害防治》,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封面印有鼠害防治四字,亦有兩圖,一圖是數隻老鼠吃了老鼠藥倒在地上,另一圖為房子和樹。背面有贈閱、農業推廣書刊非經本廳同意不得翻印和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等字樣。目次內容分成兩大部分,一是野鼠:野鼠種類和生態與怎樣防治野鼠,二是家鼠:鼠害與公共衛生、家鼠種類和生態、家鼠防治之基本原理、怎樣防治家鼠和社區之家鼠防治。
2.臺灣的田間野鼠害防治工作自西元1957/1958年全面防除。臺灣省政府因考量過去未曾作對住家鼠類進行有系統防除,由農復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糧食局、衛生處、臺灣糖業公司、臺灣省農會組成臺灣省鼠害防治委員會,在西元1970-1976年執行臺灣省鼠害防治六年計畫。六年計畫結束後,為統籌田間野鼠及住家鼠類的防除工作,西元1979年5月17日,行政院長孫運璿指示由農業發展委員會約集內政部、衛生署及省巿政府研擬全面滅鼠辦法。當時任職於農業發展委員會農糧處的古德業博士統籌協調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衛生處、臺灣糖業公司等單位的鼠類防除工作,成立臺灣區滅鼠工作小組,研訂全面滅鼠計畫。從以上臺灣野鼠和家鼠的防治歷史來看,野鼠與家鼠皆列為防治重點是在西元1970年之後,故此刊物應是此年之後的出版品。
參考資料:盧高宏,2004。作物鼠害防治策略,國際植物健康管理研討會專集,頁:259-276。臺北:財團法人全方位農業振興基金會。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D
編目日期:2019/08/1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