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布袋戲哈買二齒偶頭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1.JPG)(),第1張,共10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1.JPG)(),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2.JPG)(),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3.JPG)(),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4.JPG)(),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5.JPG)(),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6.JPG)(),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7.JPG)(),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8.JPG)(),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09.JPG)(),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的圖片(20040286130_I010.jpg)(),第10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028.6130

尺寸:9.2 x 9.8 x 15.2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45~2019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偶戲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布袋戲、掌中戲、雲州大儒俠
文物描述:本件為布袋戲哈買二齒偶頭,木頭雕刻上漆彩繪,頭頂有裂痕,中央有圓洞作用為插黏頭髮。哈買二齒是黃俊雄製作雲州大儒俠的經典角色,兩顆暴牙是著名特徵。
布袋戲戲偶又稱「尪仔」,由偶頭、偶身、手、腳、服飾及頭戴等部位組成,以偶頭最為重要。雕刻、繪臉精緻的偶頭,常能表現出戲偶製作的工藝技術與藝術性。
參考資料:戲偶,臺灣民俗文物辭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9/02/20。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灣古文書學會02
編目日期:2020/01/1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