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8.6217
尺寸:2.2 x 2.2 x 4.9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52~1970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器材
創作者/製造者: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地:臺灣新北市
關鍵詞:實驗室、醫療、容器、西林瓶
文物描述:1.本件永豐化學工業公司製玻璃藥瓶,塞式瓶蓋,瓶蓋及瓶身皆為玻璃製,瓶頸部份較細,瓶肩以下至瓶跟呈粗細一致的管狀,瓶口略粗於瓶頸但略細於瓶身,玻璃表面呈霧面質地,瓶蓋寬度與瓶口一致,栓塞處有黑色密封條,屬常見的西林瓶造型。瓶蓋表面中心有圓型及直線浮凸圖樣,邊緣有「YUENFOONG」浮凸字樣。瓶身內壁上有白色粉狀物體附著、瓶身外壁瓶頸與瓶口交接凹陷處有灰白色固體污漬,瓶底貼有一張白色底紅框標籤,標籤上有「40E」手寫筆跡。
2.西林瓶(penicillin vial)為一種藥用的玻璃密封容器,瓶身通常呈粗細一致的圓管狀,瓶口略粗於瓶頸但略細於瓶身,因瓶蓋可膠塞密封,主要用於疫苗、生物制劑、抗生素、注射液劑等包裝,早期常用來存放盤尼西林,故稱「西林瓶」
3.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52年,為永豐集團旗下子公司,初期以生產西藥注射液劑為主,塑膠產品則以軟管及塑膠皮為大宗,目前則為生產各式大型輸注液(點滴)、塑膠安瓿與抗生素製劑等劑型之專業藥品製造公司。
4.日治時期之前,臺灣即有以坩鍋爐吹製玻璃民生用品,惟規模不大,日治時代起便陸續有日人來臺投資設廠或協助經營玻璃產製及內外銷,1939年日本人在新竹赤土崎設立臺灣高級硝子工業株式會社,以坩鍋窯量產醫療用玻璃器皿及玻璃理化儀器,並培養吹製人才,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二戰後因玻璃用品需求大增,1950-1970年民間玻璃產業十分蓬勃,1970年後因石化工業興起,塑膠製品普及、產業外移等因素而沒落。
參考資料:1.吳秋儒,2011。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歷史沿革,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yfchem.com.tw/history.php((瀏覽日期:2021/6/24))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E
編目日期:2021/09/2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