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仿古唐三彩狼犬造型陶瓷儲錢筒
登錄號:2005.010.0304的圖片(20050100304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10.0304的圖片(20050100304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5.010.0304的圖片(20050100304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5.010.0304的圖片(20050100304_I003.jpg)(),第3張,共3張

登錄號:2005.010.0304

尺寸:14.3 x 8.8 x 24.2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0~1995
年代描述:1970年代鶯歌開始發展仿古藝術陶瓷,並大量生產外銷,至1995年因成本上漲、外銷訂單下滑,陶瓷業大幅萎縮。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仿古陶瓷、裝飾陶瓷、鶯歌陶瓷、唐三彩
文物描述:1.本件仿古唐三彩狼犬造型陶瓷儲錢筒,胚體以注漿而成,外型為一隻德國狼犬坐姿的造型,內心呈中空,狼犬後腦勺有一長方形開孔,可將錢幣投入其中儲存。仿照唐三彩,施以最具代表性的黃、褐、綠三種色釉,色釉之間濃淡變化、互相浸潤、色彩自然協調,除了儲錢的實用功能,亦具有妝點空間的擺飾功能。
2.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釉陶,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如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但主要以黃、綠、褐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
3.戰後政府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仿古藝術也成為流行的趨勢。1970年代鶯歌開始發展仿古陶瓷,以仿明清彩瓷為重心,帶動了仿古藝術陶瓷的發展。
參考資料: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頁:61-62。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12/1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