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6.006.1158
尺寸:16.4 x 16.4 x 34.7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照明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電燈、照明、燈具
文物描述:1.本件大型藍色玻璃白熾燈泡可分為藍色燈泡與白色電燈座共2部件,呈長16.4公分,寬16.4公分,高34.7公分。燈泡為白熾燈,又稱鎢絲燈。為一種利用電阻將鎢絲加熱至白熾,用來發光的燈。外型呈玻璃製圓球空心狀,表面呈透明藍色,照明時可發出藍色光線。燈泡座以金屬製作,表面塗佈白漆,呈圓柱狀,內面帶銅製有螺旋槽溝,可與燈泡底座採旋轉方式固定。
2.電燈於日治前半期多為官方、商店、旅館使用,一般民眾大都使用煤油燈。於日治後期,隨著供電與電網的普及,電燈照明用具逐漸走入日常生活中。臺灣的電燈泡生產在日治期的一九二○至三○年代,隨著玻璃工業的民生必需品需求已開始發展,到一九四一年還有專門生產電燈泡的製造廠「新竹電泡製造工廠」,使電燈在臺灣能夠獲得普及。
參考資料:照亮來時路 聽見老燈具的呢喃,台電月刊。https://tpcjournal.taipower.com.tw/article/3825(瀏覽日期:2020/06/2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08/28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