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煙斗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2.jpg)(CC BY-NC),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3.jpg)(CC BY-NC),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4.jpg)(CC BY-NC),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8.990599.004的圖片(2008990599004_P005.jpg)(CC BY-NC),第5張,共5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主題類別:音樂戲曲遊藝娛樂
尺寸:長:12 x 寬:3.5 x 高:2.5cm
藏品描述:娛樂嗜好用品。木菸斗,菸管以細竹製成,與木質斗身垂直鑲嵌。斗身上方開口處邊緣嵌有鐵片,並以小鐵釘固定,兩側各刻有一人首紋飾,人首額前有劉海,濃眉深目、闊鼻;煙管從一側人首的額頭處穿過。台灣的原住民除了離島的雅美族外,各族不分男女皆有吸食菸草的習慣,也多自行種植菸草,成熟採葉後,置於竹簍陰乾,然後夾於竹叉曝晒,以防直接曝晒,菸葉碎折不易使用,曝晒時常覆蓋樹葉以吸收水份。如遇雨天,採收菸葉可置火上焙乾。菸葉常編成辮狀,作牛角形漢人稱為「牛角菸」或「辮仔菸」。燻乾後的菸草相當脆,手一捏就成碎片狀,剛好可以裝到菸斗內,因此抽菸者通常都會在腰邊繫上一個菸草袋,方便隨時補充菸草。各族菸斗雖有銅製品,但大部分還是就地取材,以竹或木製作居多。本件斗身的刻花裝飾,較有可能為排灣群族的菸斗。

登錄號:2008.990599.004

典藏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