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竹林雅集(二)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3.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4.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5.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6.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7.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5的圖片(200906045_A008.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作者:詹鏐淼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皮革(植鞣革)、皮革專用顏料、塗料
尺寸:43 x 36 x 36.5cm
重量:0g
作品描述:中國西晉末年,「格義」風氣盛行;東晉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
成為「竹林七賢」。
「竹林雅集(二)」為皮塑工藝家詹鏐淼先生以「竹林七賢」為題材的系列作品之一。此作品係參考古畫中的人物描寫,取其中一位「曠達」尊者,加上詹老師對皮塑的精湛造詣而形成立體創作,達到唯妙唯肖境界,在臺灣具有如此優異的皮塑技術與創作天分者可謂絕少數。
皮塑作品有如漆藝作品之脫胎者,相較裝飾陶瓷作品顯然輕量許多,這是由於皮塑技法上的需要,所使用之植鞣革材料,為了面部表情的細膩呈現以及皺褶變化處的延展而必須將皮革削薄所致;捏塑的過程,同時須注意濕度與溫度的適宜掌控。
完成塑形之後,可以保持皮革本色的自然效果,因為氧化的關係,隨著時間增長,皮革表面的顏色會由淡膚色逐漸轉為褐色;為了讓作品更為生動或創作表現上的需要,可以在皮革表面上色並做適當的保護處理。(詮釋委員:盧祥華)

館藏編號:20090604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主要技法:構思、選材、放樣、皮革厚度削薄、濕度與溫度控制、捏塑成形、定形、上色、表面處理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不求人)的圖片
藏品(胸針、耳環)的圖片
藏品(心靈之窗)的圖片
藏品(有鳳來儀成對玉器)的圖片
藏品(鈴鼓(大))的圖片
藏品(頑童系列之一/吮指)的圖片
藏品(羅漢)的圖片
藏品(木製餐桌椅組)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