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羅漢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3.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4.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5.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6.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7.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6046的圖片(200906046_A008.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作者:詹鏐淼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皮革(植鞣革)、皮革專用顏料、塗料
尺寸:24 x 27 x 58.5cm
重量:0g
作品描述:羅漢又稱阿羅漢,梵語音譯為「Arhat」,是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
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引導眾生向善德行,受人天供養之聖者。所謂的羅漢造形,實為菩薩的化身;羅漢必是出家的僧尼,僧尼是佛法的住持者,也是佛法的表徵者,羅漢的言行不可隨便,否則有礙佛教聲譽。
此作品為皮塑工藝家詹鏐淼先生以「羅漢」為題材的系列作品之一。此作品係參考古畫中的人物描寫,取其中一位尊者圖像,加上詹老師對皮塑的精湛造詣而形成立體創作,達到唯妙唯肖境界,在臺灣具有如此優異的皮塑技術與創作天分者可謂絕少數。
皮塑作品有如漆藝作品之脫胎者,相較裝飾陶瓷作品顯然輕量許多,這是由於皮塑技法上的需要,所使用之植鞣革材料,為了面部表情的細膩呈現以及皺褶變化處的延展而必須將皮革削薄所致;捏塑的過程,同時須注意濕度與溫度的適宜掌控。(詮釋委員:盧祥華)

館藏編號:20090604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主要技法:構思、選材、放樣、皮革厚度削薄、濕度與溫度控制、捏塑成形、定形、上色、表面處理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不語)的圖片
藏品(象牙三足蟾)的圖片
藏品(項鍊、手鐲、別針、耳環)的圖片
藏品(木漆盤)的圖片
藏品(竹製乳母椅)的圖片
藏品(守柔-躺椅)的圖片
藏品(魚)的圖片
藏品(鈴鼓(小))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