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0.019.2438
尺寸:11.3 x 17.1 x 26.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陶瓷玩具、裝飾陶瓷、陶瓷擺飾
文物描述:1.本件仿古三彩公雞造型擺飾,公雞立於草叢間,尾羽捲翹,仰頭張嘴,有如正在鳴叫。整件擺飾是由模製而成,素胚刻出許多紋路裝飾,包含公雞雞冠、眼睛、脖頸、腹部、尾羽、草叢,皆有刻飾。擺飾主要以噴繪方式上色,使用粉紅色釉繪雞冠及肉髯,以褐釉與綠釉交替彩繪身體,以綠釉繪草叢,最後以毛筆繪眼珠、喙、爪等細節,具有仿造唐三彩繪彩的特色。底部露胎未上釉,胎土質佳細密,呈米白色,邊緣稍有擺放造成的污漬。擺飾有一些碰撞傷痕,包括雞尾下方草叢,以及公雞頸部下方的草叢皆有一處損傷。
2.臺灣在戰後起發展製作藝術陶瓷與裝飾陶瓷的技術,於1970年代至1990年代尤為盛行。藝術陶瓷以吳讓農在1950年代創設的永生工藝社為先驅,至後來的中華陶瓷公司為高峰,以仿造明清的青花瓷及繪彩瓷器最多;裝飾陶瓷則以生產西洋人物、卡通人物、動物等瓷質玩偶、擺飾為大宗。藝術陶瓷發展地區以鶯歌和北投為主,而裝飾陶瓷產量最多的地方則是苗栗地區。
參考資料:1.張維安、鄧淑慧、林于煒,2006。苗栗裝飾陶瓷產業。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2.賀豫惠、薛恭貴,2013。裝飾陶瓷典藏圖錄:瑰雅巧靈的苗栗瓷偶。南投縣草屯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3.裝飾陶瓷,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307(瀏覽日期:2021/05/2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1/07/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