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0.031.0427
尺寸:17 x 26.2 x 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玩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童玩、運動、遊戲、民俗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毽子,材質為羽毛與橡膠,底座為由灰色橡膠,上方插有數根咖啡色深淺不一的羽毛。
2.踢毽子,又叫打雞,起源於漢代,由為了鍛鍊軍中士兵體力與紓解壓力,而發明軍中體育遊戲「蹴踘」所演變而成。蹴踘盛行於唐代,於明清從正式的踢毽比賽演變成一種遊戲。
參考資料:踢毽的起源,教育部民俗體育教學資源網,https://custom.nutn.edu.tw/index.php?inter_url=resource&rmId=1&rId=1083(瀏覽日期:2020/05/30)。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8
編目日期:2020/10/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