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1.006.0018
尺寸:10.4 x 13.1 x 24.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照明
類別二: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煤油、照明、燈具
文物描述:1.本件鍍鋅板製提掛式煤油燈可分為燈罩與煤油壺2部件,燈罩以鍍鋅鐵板製作,呈直式長方形中空柱狀,頂蓋有兩片半圓弧鐵片交疊覆蓋,之間帶有空隙可幫助空氣對流。頂蓋中央處固定有ㄇ字型鐵條提把可作懸掛使用。燈罩立面皆作透明玻璃開窗,一側面設置成卡槽,做活動式玻璃。煤油壺利用綠色透明玻璃墨水壺製作,頂蓋設有中空管狀孔,內塞棉繩燈芯。該煤油燈具有防風效果,可用於夜間戶外使用,主用作提掛式。
2.據捐贈者說明,本件為宜蘭地區普渡之用的油燈,臺灣民間習俗的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民眾相信開鬼門後,孤魂野鬼就被暫時釋放到人間,為讓他們方便認路,好享用普渡供品,因而設有普渡公燈。普渡公燈除了為孤魂照明引路外,也有為人們夜行、夜歸壯膽之意。
參考資料:油燈,臺灣民俗文物辭典。http://dict.th.gov.tw/term/view/369(瀏覽日期:2020/06/2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08/28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