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2.024.0001
尺寸:13.6 x 1.2 x 1.2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0~1995
年代描述:約民國80-85年左右
類別一:器物類,交通運輸與通訊,通訊
類別二:器物類,交通運輸與通訊,通訊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手機天線
文物描述:1. 第一代行動電話黑金鋼大哥大之天線,長條形金屬零件,天線部分為鐵質,下方旋轉固定螺帽基座為銅合金與塑膠材質,主要固定於大哥大上天線孔做收訊用。
2. 依據捐贈者表示,本件約民國80年代購得,約使用4-5年之久,後來黑金剛大哥大落伍,出了新的手機,便捨棄不用。先前至本館參觀百年生活記憶特展,發現本館展示品無天線,便特別捐贈此零件使其周全。
3. 第一代行動電話網路(1G)為類比訊號的行動電話,早期(90年代初期及以前)因為價格昂貴,只有少部分「有力人士」才買得起,又俗稱「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馬丁‧庫珀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製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電話,但算不上便於攜帶,因此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臺灣最早的 1G手機,早期俗稱的黑金剛大哥大,採用AMPS類比式行動電話系統,中華電信在民國 74 年開始提供1G服務,2G則是在民國 84 年開始提供服務。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8/04/1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