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2.045.0315
尺寸:14.2 x 7.5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32~1932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日本內閣印刷局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昭和甲券、臺灣神社、鵝鑾鼻燈塔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昭和7年臺灣銀行發行的拾圓鈔券。採橫式印製,長7.7公分,寬14.4公分。鈔票正面以黑色為主墨色,由幾何花紋圍成鈔票圖案的方框。方框四角繪製網紋底圖幾何圖形框,右上、左下框內正寫「10」字;左上、右下正寫「拾」字。框內正中央上方由右而左略帶環狀書寫「臺灣銀行券」等5字。正中央繪製綠色波浪底圖,底圖自上而下覆寫「拾圓」兩字。框內右邊繪製扁橢圓花框,花框正中央繪製「10」底圖,花框內偏左處覆寫「此券引換に金拾圓相渡可申候也」等日文字,花框內偏右處上邊自上而下再由右而左書寫「株式會社」4字,「株式會社」4字下方自上而下書寫「臺灣銀行」4字,「臺灣銀行」4字下方有臺灣銀行頭取(按:總經理)圓形戳印。框內左側繪製花邊圓框,圓框內繪製臺灣神社圖。框內右上、左下兩區書寫「{44}」組號,左上、右下兩側書寫「807353」編號。方框下方中央邊上由右而左覆寫「大日本帝國政府內閣印刷局製造」等14字。鈔券背面以黃色幾何圖形為底圖,黑色為主色。中央繪製略帶扁橢圓框,上方框線正中央繪有臺灣銀行行徽。扁橢框內上側由右而左書寫「臺灣銀行券」等5字,框內下側繪製鵝鑾鼻燈塔圖案,圖案正下方橫寫「10 YEN」字樣。扁橢圓形框右側繪製1個圓形網紋底圖框,框內自下而下覆寫「拾圓」兩字。四角各繪製網紋底圖框,框內各斜寫「10」數字。
2.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899年設立的臺灣銀行,是臺灣第一家具有現代營業形式的銀行,並被賦予發行貨幣的任務。除了二戰末期外,臺灣銀行發行的鈔券,皆委由日本內閣印刷局印刷,再運來臺灣。本物件拾圓臺灣銀行券,是1932年臺灣銀行發行的鈔券,本鈔券與1932至1937年發行的壹圓、五圓、百圓等面額鈔券,被稱為昭和甲券。鈔券至1946年以後停止流通。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6
編目日期:2018/09/1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