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紳士帽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1.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1.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2.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3.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4.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13.020.0303的圖片(20130200303_I005.JPG)(),第5張,共5張

登錄號:2013.020.0303

尺寸:33.5 x 30.8 x 13.8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895~1945
年代描述:推測為日治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中折帽、禮帽、紳士帽
文物描述:1.此帽為紳士禮帽的一種,淺色毛氈搭配黑色織帶裝飾製成,帽頂部份材質較為柔軟,能被隨意地捏出造型,帽簷較為寬闊,帽簷邊緣微微上翻,主要搭配西服,為日治時期流行的男性帽飾。
2.在二十世紀初期,帽子是時髦的男士的必備配件,經常搭配正裝穿著。此外,擁有帽子的能力在文化上被認為是財富的標誌,也因為夠時尚而被認為是「身份的象徵」。
3.江戶時代後,日本逐漸西化,歐美的帽子在日治時期引入臺灣。  
參考資料:1.為何日本時代的臺灣男人要穿三件式西裝,故事,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2003-three-piece-suit/ (瀏覽日期:2020/8/25)。
2.吳奇浩,2015。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臺灣多元的服裝文化,新史學,26(3):77–44。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B
編目日期:2020/10/1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電流轉換器)的圖片
藏品(1952年張守仁、湯守仁等原住民政治情報資料)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