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明治37年(1904)調製二萬分一台灣堡圖原圖鹽水港四號 噍吧哖
登錄號:2013.028.0008的圖片(20130280008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3.028.0008的圖片(20130280008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3.028.0008的圖片(20130280008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登錄號:2013.028.0008

尺寸:58.2 x 46.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準確日期:1907/05/10
年代描述:明治37年(1904)調製、大正6年(1917)5月10日四版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
文物描述:1、本件為1904年(明治37年)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大正6年(1917)5月10日四版,比例尺二萬分之一的臺灣堡圖原圖「鹽水港四號、噍吧哖」地圖。據人郭泰麟先生描述,本件為其父親郭戊己所收藏、持有。
2、臺灣堡圖結合了土地、地籍和地形的測量調查,釐清地權、並區分地目與等則。因以清末土地清丈時的行政區劃為基本單位,而詳實記錄了清末、日治初期的地貌與地景。雖曾於1906年(明治39年)8月,由臺灣日日新報社發行,但民間持有的堡圖在戰爭時期多回收、燒毀。(參考:臺灣大百科全書(日治臺灣堡圖),文化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2013/03/11)
3、本圖上方空白處,有鉛筆筆跡書寫「◎八大標柱、○八小標柱」記錄,圖面上亦有以單圈(1、2、8、4、5)、雙圈(1到10)標點共15點,並有筆跡及淺色線將各點串連為一封閉曲線之圖樣。經比對,該處位於今臺南市大內區二溪里,走馬瀨農場西側及南側坡地。(參考: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中央研究院GIS團隊編製,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2013/03/12)
4、圖紙背面右側書有「噍吧哖保安林」字樣,併有模糊的印文、疑為「臺南廳印」。日治時期,為了治水而有先「治山」的概念,實際上則透過林木保育、地盤保護來達到森林治水的目標,而保安林的設置便是林木保育中的關鍵部分。
編目者:陳文立
編目日期:2016/07/18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