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5.035.0014
尺寸:15.3 x 9.2 x 2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79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博奕及益智遊戲
創作者/製造者:凱旋牌出品
關鍵詞:懷舊遊戲、益智遊戲、棋類遊戲
文物描述:1. 本件為捐贈者之先生兒時所玩的遊戲,約為民國60-70年代所購買。
2. 凱旋牌出品水晶三軍戰鬥棋,內容包括外包裝紙盒1個、說明書1張、紙棋盤1張、紅綠雙色長方塑膠棋子各30個。棋子中以陸軍軍官士兵和武器最多(包括總司令、兵團司令、軍長、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騎兵、步兵、工兵、地雷、毒氣、陷阱、軍旗、飛彈、炸彈、原子炮、坦克車、大炮、高射炮、炮壘、機關槍);其次為海軍(包括主力艦、巡洋艦、炮艦、驅逐艦、潛水艇等5種武器);空軍最少,只有偵察機、戰鬥機2種武器。
3. 三軍棋戰鬥棋又稱「三軍棋」、「陸海空三軍棋」,為臺灣戰後流行的軍棋類遊戲。本遊戲源自於中國大陸的陸海空軍棋,再加以改版,臺版三軍棋多了兵團司令、毒氣、原子炮、騎兵、坦克、大炮、陷阱、機關槍等棋子,但少了旅長。除了有陸軍棋中的各長官外,還增加海軍的各種軍艦、空軍的飛機,陸軍亦加入了一些較現代武器,此與二戰後各國以現代化裝備的集團軍代替傳統以步兵為主的陸軍發展趨勢有關。
4. 遊戲棋局主要以奪取對方軍旗為目的,遊戲方式為需3人進行,2人對戰,1人當裁判。遊戲開始前對戰雙方先各憑本事佈署軍力,佈署棋子時必須朝下蓋起來,不能讓對方看到,然後再開始攻防。雙方中間以海為隔,兩邊有鐵橋連接,由兩邊鐵橋作為陸軍交戰口,如欲通過鐵橋,必須在橋頭上停行一步。當要進駐對方的棋子得位置時,就要與對方比棋子的大小,但玩家不能互看對方底牌,必須將兩顆棋子拿給裁判判定,輸的棋子就要拿掉,整個過程棋子都不能掀開,包括戰敗的棋子。
5. 三軍棋遊戲紙中的圖案以陸海空戰場為主,棋子設計精緻美觀,色彩鮮明,遊戲時彷彿置身其中,頗有身歷其境之感。遊戲中除了玩家們互相鬥智、考驗雙方的智慧外,更可藉由遊戲的進行,瞭解三軍官兵階級及陸海空各項武器內容,可說是寓教於樂的軍事遊戲。
參考資料:三軍棋,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8%BB%8D%E6%A3%8B。2015/6/28瀏覽。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5/12/0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