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木雕孫悟空像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46的圖片(20170010746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746

尺寸:16.4 x 14 x 22.3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齊天大聖、孫悟空、孫行者、大聖爺、鬥戰勝佛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孫悟空像採坐姿,端坐於岩座,粧佛已除去,背部開有長方形入神洞,封榫尚存。孫悟空長耳高額,雙目瞠視,鼻頭顴骨高起,呲牙裂嘴,頭戴軟巾,身穿甲袍,腰部束腰帶,腳穿皂靴。左手握拳伸置右側胸前,右手握拳高舉。左腳向外略伸出,右腳內縮,作文武腳姿態。臺座作岩石方矮臺。
2.孫悟空又稱猴仔公、美猴王、猴齊天、大聖爺、孫行者、鬥戰聖佛,即《西遊記》中的唐僧之大徒弟,護衛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任務完成後被封為「鬥戰聖佛」,民間多尊稱為「齊天大聖」。唯齊天大聖之信仰早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即已出現,近年中國考古學家在福建順昌寶山雙聖廟發現一座古代合葬墓,兩方石碑分別豎刻「齊天大聖神位」、「通天大聖神位」。而元末《西遊記》雜劇裏,孫悟空自稱通天大聖,稱其大兄為齊天大聖,在《西遊記》話本成書之後,孫悟空則被稱為齊天大聖。亦有學者認為孫悟空的原型為唐代高僧「釋悟空」,在取經故事流變過程中,其名字遂與猴行者結合而塑造出孫悟空之形象。(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