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7.001.1869
尺寸:7.4 x 5 x 26.4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普陀巖、普陀山、大士山、觀音山、佛祖山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普陀巖背屏,為觀音菩薩像之附件,表面施作黑漆塗裝,漆面大面積剝落。背屏的形式作長方形木屏,在上方雕刻岩石狀,頂端往前方略伸出而成寶蓋,下方背屏面無雕飾,底端作一方榫,以利固定於臺座上。
2.普陀巖也稱普陀山、大士山、觀音山、佛祖山,為梵語補怛洛伽的簡稱,補怛洛伽山為現今南印度帕帕納薩姆山,相傳是觀世音菩薩、多羅菩薩所居之地。其常見的造形為作一山岩狀,岩下正中央端坐觀音菩薩,其兩旁分別站立兩位侍從善財、龍女等,也見於大型法會之中,以接引孤魂,這類普陀巖則多以糊紙方式製作,普度送孤後即予火化。(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補怛洛伽山,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3%9C%E6%80%9B%E6%B4%9B%E4%BC%BD%E5%B1%B1。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