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鳳凰集刊》第一期
登錄號:2024-003-0017的圖片(2024-003-0017-《鳳凰集刊1》-封面.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4-003-0017的圖片(2024-003-0017-《鳳凰集刊1》-封面.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24-003-0017的圖片(2024-003-0017-《鳳凰集刊1》-封底.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24-003-0017的圖片(2024-003-0017-《鳳凰集刊1》-頁2(目錄頁).jpg)(),第3張,共3張
文物分類: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
材質:紙質
年代:1979
尺寸:長:15 x 寬:20.7 x 高:0.5cm
藏品描述:本件為中國青年寫作協會成大分會(以下簡稱成大作協)於1979年出版《鳳凰集刊》第一期,封面印有「鳳凰集刊」、「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國立成功大學分會」、「1」字樣,封底印有出版日期「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內容刊有成大作協創作〈輝煌的起步〉與〈點燃文學的聖火〉兩篇,說明成大作協的發展歷程與《鳳凰集刊》的創刊緣由。本件出版當時適逢中國與美國建交,因此有數篇批評中美建交的投稿作品,如〈飛揚的時代—美匪建交有感〉、〈我們的力量和責任〉、〈降得下國旗.降不下中國魂〉。另外轉載〈航向頂風逆浪的征程〉一文,該文原刊於聯合副刊,整理文藝工作者對中美建交之看法,發表人分別為司馬中原、余光中、張系國、洛夫、張曉風、楊牧、夏志清七人。

成大作協在1975年前後與校方發生審稿問題的摩擦,最後拒編《成大青年》。順應原先內部主張 「創立有別於綜合型刊物《成大青年》的純文學刊物」之呼聲,成大作協先後嘗試發行純文學報紙《傳燈》與刊物《鳳凰族》,後因校方認為不宜使用「族」字作為刊名而改為《鳳凰集刊》,於1979年1月1日正式發行。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以下簡稱作協)成立於1953年,其宗旨為推廣「三民主義文藝體系」與培養青年作家擁有「反共復國」意識,為達成推廣目的在救國團協助下於各大專院校與各縣市設置分會及出版刊物。1954年,作協成立「省立工學院分會」,兩年後省立工學院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作協分會名稱也一併改成「成功大學分會」。

登錄號:2024-003-0017

典藏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