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版畫
其他:1974
尺寸描述:縱90.7 橫61.2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老虎》(館藏編號33959),雙色套色,版次5/15,林燕版畫作品,1974年作,1976年入藏。本件作品以黑、紅雙色套版,刻劃一隻老虎,靈動的大眼、神氣的翹鬚、微張的嘴牙、微彎的大頭、扭轉的尾巴,虎身布滿幾何紋飾與回紋、魚鱗紋、波浪紋、花朵圖案等,整體木刻線條流暢婉轉,加上紅色的喜氣襯托,為這隻老虎增添了民族風與親切感。中國有崇尚虎的文化傳統,稱之為「虎文化」。虎文化有豐厚、深遠的根基,無形的展現於民間的審美與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常見有成語如「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虎踞龍盤」,這些詞語不僅象徵著生氣與活力,非凡的風範與氣度,還表徵著一種宏觀氣象與吉祥祈福等。本件版畫造型古樸拙趣,作為現代祈福圖騰的設計使用,更具現代感。下方標示品名稱老虎Tiger;版次5/15;作者簽名林燕Swallow Y. Lin;創作年代1974。
林燕(1946-),出生於浙江,6歲因罹腦膜炎失聰,故而失學。母親肩負起教養之責,於艱困的習字求知過程中開啟其藝術天分。開始接受水彩畫家馬白水繪畫啟蒙,10歲進張義雄畫室,20歲首次畫展,21歲進入國際畫展。吳昊則是林燕的版畫啟蒙老師,向吳昊老師學做木刻時,便展現版畫的天賦,被放棄的感官功能,迸發生命的熱力,受到朋友贈送非洲木雕啟發,嘗試在作品中做出類似原住民圖騰,激創其原始藝術的表現。早期林燕也受歐普藝術影響,運用抽象、視覺、平行的波動黑線條,創造出動態的幻象,形成他獨特個人風格。由於喜歡中國平劇臉孔、服裝、紋飾,作品中可窺見其細膩的裝飾性描寫,取材自中國民間、古代人物或動物造型的主題,蘊含著樸素、天真和詼諧性。創作層面涵括水彩、版畫、雕刻、陶藝,作品純真、生動且富饒真趣。林燕的版畫作品有著明顯的書法線條和文字趣味,1976年開始,創作題材偏向飛禽走獸,並選用古畫的麒麟、龍等珍獸。
館藏編號:33959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