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越窯青釉四繫盤口瓶
登錄號:76-00285的圖片(cr76-00285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1張
  
登錄號:76-00285的圖片(cr76-00285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1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其他:南朝
尺寸描述:口徑13.5 底徑10.3 高30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越窯青釉四繫盤口瓶 》(館藏編號76-00285),青釉瓷器 ,器形以盤口、長頸、鼓腹、肩部兩側有四係,器身渾厚質樸。瓶身下沿及足底部未施釉外,其餘部位均施青釉,釉層有小開片現象。
本器開片現象是瓷器歷年既久,表面釉層漸漸內裂,呈魚子紋,或成牛毛紋,開片未深入胚胎僅僅開在釉面上。
青釉,也被稱作「青瓷釉」,以鐵作為主要看色元素,用氧化鈣作為主要助熔劑,釉中含有2%左右的鐵,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焰)焙燒,便呈現出青色,因此得名「青釉」,釉色古雅、沉穩,釉面均勻、滋潤,釉質堅緻、細膩。青釉,是最早的顏色釉,至漢代漸趨成熟,宋代攀到頂峰。雖然叫做青釉,但其顏色並不是純粹的青色,有天青、月白、粉靑、梅子青等,其中以粉靑和梅子青品種最為珍貴。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稱:「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
《越窯青釉四繫盤口瓶 》為南朝作品,高溫(1250°以上)燒製,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87年購入典藏。

館藏編號:76-00285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