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布袋戲偶人-黑花仔
僅限公開瀏覽
當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時,請使用下方按鈕完成推薦等功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8400-001
主題
關鍵字
:
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捐贈
分類1
:
偶戲
分類2
:
布袋戲
名稱
登錄名稱
:
布袋戲偶人-黑花仔
中文 名稱
:
布袋戲偶人-黑花仔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材質
材質描述
:
木、織品
尺寸/度量
長
:
312
mm
寬
:
242
mm
高
:
50
mm
內容/意義
背景說明
:
布袋戲為中國偶戲的一種,也是傳統戲曲藝術的一環。相關記載始於清朝時期,並自福建閩南地區流傳開來。布袋戲表演時由演師站於戲台上,將戲偶套在手掌上演出,因此又稱為「掌中戲」。演出劇情多爲中國傳統章回小說或民間故事,演師根據劇情說唱口白,並搭配後場音樂演出。
布袋戲傳至臺灣後備受民眾喜愛,除了傳統的演出模式,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劇本、後場、舞台效果等,進而演變成「金光布袋戲」、「電視布袋戲」等別具特色的模樣。布袋戲偶是由木製偶頭、布製內體加上木製手腳作為偶人,演出時依劇情與角色需要更換服飾、盔帽、道具等,戲偶造型充滿創意,演出內容易於發揮想像力,是靈活性很高的表演藝術。
布袋偶頭依照角色可分為生、旦、淨、丑、雜、特定等大類,角色豐富多變,男女、性格、年齡皆反映在偶頭樣貌上,另也有神怪、佛道等特殊背景的角色。
「淨」又稱為花臉,指臉上有顏色或花紋的男性角色。不同顏色或花紋代表角色的個性勇猛、急躁或心懷不軌等等,此類角色善惡皆有。本件文物為淨角中的「黑花仔」。
「黑花仔」為年輕男性角色,臉部彩繪以黑色為基調,面部無鬚。黑花臉扮演的大多是孔武有力、行事正派的武將,個性較為憨直莽撞。其年齡可類比生行,有年輕無鬚者,如「黑花仔」;年齡稍長、長了黑鬍子便是本稱,如「黑大花」;鬚髮全白則稱「白鬚黑大花」或簡稱「白鬚黑」;其他臉譜可大致比照界定。紅花臉與黑花臉是成對的花臉角色,偶骨與臉譜組成都相同,只有基本色的差異,紅花臉以紅色為基調、黑花臉以黑色為基調。人物性格有共通點,都屬有膽識、正直剛強的正派角色。在戲中大多扮演兄弟或生死至交,如孟良與焦贊、王朝與馬漢等,但也可單獨扮演其他角色,並非得成對出現。
-備註-
備 註
:
1.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偶戲文物捐贈案
2.西田社登錄號:163.1205
參考資料
:
1.呂理政,1995。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
2.阮昌銳,1989。淺談中國傳統戲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3.教育部,1996。布袋戲‧布袋戲圖錄。臺北:藝術家。
4.徐國芳,2007。臺灣生活館:偶戲之美。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5.劉還月,1993。台灣的布袋戲:風華絕代掌中藝。臺北:臺原出版社。
6.賴泳廷口述,李衍莊訪談。臺北,2020年。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捐贈/贈送
到館日期
:
2019/05/18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博物館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55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