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食蟹獴
僅限公開瀏覽
當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時,請使用下方按鈕完成推薦等功能。
物種分類資訊
中文 名稱
:
食蟹獴
英文名稱
:
Crab-eating Mongoose
學名
:
Herpestes urva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
:
獸亞綱
Theria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亞目
:
貓亞目
Feliformia
科
:
獴科
Herpestidae
亞科
:
獴亞科
Herpestinae
屬
:
獴屬
Herpestes
種
:
urva
種命名者
:
Hodgson
種命名年代
:
1836
-異名-
異名
:
Gulo urva
異名命名者
:
Hodgson
異名命名年代
:
1836
俗名
中文俗名
:
棕簑貓
藏品資料
藏品採集資訊
採集數量
:
1
採集單位
:
件
藏品特徵資訊
吻肛長
:
600
mm
藏品記錄
編 目 號
:
TMMA0244
目 錄 號
:
MA.0244
藏品類型
:
A
模式類型
:
標本(General)
保存方法中文描述
:
乾燥(Dried)
建檔 日期
:
2005/01/10
取得方式
:
購置/購買
到館日期
:
1982/06/30
藏品描述
描述
:
保育等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紅皮書中屬低危物種(Least Concern)類別。
型態:其頭部細長、吻端突出、體型修長具流線型且略為膨大。四肢細短為暗褐色,各具五趾,趾間略有呈現新月型的蹼。全身體毛與尾毛均長,毛質蓬鬆而堅硬,大致呈土灰色且末端燒白。嘴角至臉頰有一道明顯的白色鬃毛。又因外型像披著一件蓑衣,故俗稱棕簑貓。
生態:食蟹獴以清晨或傍晚為出沒活動的高峰時段,平時棲息於溪流附近之森林中,以岩洞或自掘之洞穴為居所,善於游泳與潛水。覓食時常會移至溪流附近,主要偏肉食之雜食性,除螃蟹外也會捕食魚類、鳥類、鼠類、蛙類等。食蟹獴主要分布在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森林之溪流附近,於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及墾丁國家公園皆有分布。
形質:體長約36-47公分,尾長約16-28公分。
標本資訊:本標本吻肛長60公分,尾部嚴重斷裂,以乾燥方式保存。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博物館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52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