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藍棉地鎖鏈繡花鳥圖肚兜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藍棉地鎖鏈繡花鳥圖肚兜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藍棉地鎖鏈繡花鳥圖肚兜

類別:器物類 - 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織品

尺寸:長:46.4 x 寬:49.3 (cm)

重量:0.07kg

取得方式:移撥

登錄號:20170010039

典藏單位: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藏品描述:" 本件藍棉地鎖鏈繡花鳥圖肚兜,係由一片藍色棉布裁剪如扇形狀,背面則貼縫一片藏青色棉布為底。肚兜上半部寬度較窄,越往中段寬度越大,下半部裁成圓弧狀。全件僅使用白色繡線施以圖案及緄邊,於肚兜上方領緣處以及左、右兩角、邊緣等處以鎖鏈繡法有如意紋、雲紋、佛手及盤長紋。在中央及兩層口袋處同以鎖鏈繡法繡有盤長紋、壽字紋、公雞、孔雀、鹿及花草等圖案。肚兜上方領緣處及左、右兩角縫有螺旋狀白色棉布繩環。
肚兜為貼身衣物,男性亦可穿著,但以女性和小孩為多,一般穿在服飾最內層而不得見,但卻常有精美刺繡圖案。肚兜一詞至清代才出現,漢代稱其為心衣,唐代為訶仔,五代、宋、明朝稱為抹胸。本件所繡圖案集合福祿壽的吉祥意涵,如佛手取其諧音代表「福壽」;鹿則與「祿」同音;壽字紋代表長壽等。其餘圖案如盤長紋有連綿不絕的吉祥之意;公雞取其諧音為「吉」,或因臺語發音與「家」相同而有興家之意;孔雀為吉祥之鳥另有愛情美好之含意。
肚兜的形制有地域性特色,如本件上窄下寬的扇形肚兜,可見於桃園和苗栗地區。有些肚兜下緣較為平整,或下方加縫長方形布片遮擋下腹之造型等,而菱形肚兜則可見臺灣各地。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