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粘碧華
材質:木板、棉、麻、蠶絲、人造絲、毛線、鋁材、鋼絲、漆包線銅、絲、及各種材質布料
年代:2019
取得方式:購藏
登錄號:20210010013
典藏單位: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藏品描述:整組裝置是以手機介面或霜腦螢幕上的各種圖紋標送為創作啟發。這些圖形圖文標誌是從作者繡製「針法新排序」所用的小繡片擴大發揮而得。小繡片的製作在於傳承和擴大傳統刺繡針法,而這整組的圖文標誌的創作概念則不屬於單一方向的理念。
從本作品所運用的複合材質而論,想表達的是「當代刺繡畫作」應當融合於當今世界的各種新、舊材質。或者反過來看,現代社會裡的各種有別於農業社會的新材質,既能驗證創作作品的時代,也能挑戰創作中異材質的結合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要為設計理念的執行和內心思維的表達找尋到更為貼切的材質。换句話說,尋求不同的素材便是為創作出不同的畫作意境。
混用新、舊的各類材質所牽涉到的問題,首先冒出來的,便是工具的使用也面臨了挑戰。因此在解說這個系列作品裡的每一幅盡的後面,都會加上一欄,說明每幅書作所用的材質與工具。
這組創作雖然是從手機介面獲得靈威來源,而創作名稱卻不限定在手機的相關運用程式。藝術可以平鋪直象的反應生活,更能深人生活,發乎想像,關心社會,討論時事,表達情懷和眼界。但是用創作做任何表述時,合成轉化種種念頭之後,才能成創作者的心血創作,才能表達出一種精神,創作者個別的生活態度。
作品的9個主題是作者日常生活關懷的幾個事項:
1.宇宙星球欄:紅色星球上人類探勘的太空探測器和飛行船。
2.古畫網:赭石色地繪墨綠色沒骨牡丹紋,繡避邪守宮紋。
3.傳訊網:繡信鴿。
4.導航網:石綠、橋色、黄色的撚線,編出粗細不同的針法,並以拼布圖案交錯併置,擬路線導航圖一般,指示路標。
5.傳統工藝資訊:綠色地上繡傳統網紋。
6.纖維創作資料欄:深藍色地上,用各色橘紅色系撚出粗線,繡地毯織紋。
7.交友欄粉紅、淺籃色地,白色塑料線鏽「錯綜」紋;藍色麻線媚「複雑」紋路,再用金屬絲盤出「出格」的人際關係。寓意以畫旁觀交友欄目內的各種關係。
8.天氣秘書:淺藍綠色地上,繡出海嘯圖象,及透明的數據圖。
9.大自然關懷:芥末黃色地、繡黒色抽象鳥紋。
置身於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裡,人人都沒有不參與的理由,作者想用自己的針線、顏料、和實驗媒材,來摸索這個前進不歇的世界,和瞬息變化的社會,同時也梳理一下個人的內心思維。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