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者不詳
類別:藝術類 - 工藝類
材質:珍珠母貝、彩繪漆器
年代:十九世紀
尺寸:長:46.5 x 寬:65.5 x 高:74 (cm)
創作地點:法國
登錄號:0002509
藏品描述:法國的藝術創作到了十九世紀查理十世的時期 (1824-1830),原本被視為最崇高的新古典藝術開始受到挑戰。廣大的客群已慢慢地對於永無止盡的歷史故事或是遙遠的神話感到厭煩。取而代之的,那段被湮沒在教堂裡的中世紀藝術開始又受到大眾的重視。至此,浪漫主義在文壇發光發熱,而裝飾藝術上也出現了新歌德風格。
本館收藏的這張漆器彩繪工作桌 除了運用了遠東的螺鈿技術外,也把日本的黑底金彩漆畫再次運用到家具這領域。而這股遠東熱潮在歐洲已退燒了近半世紀之久。然而有趣的是,即使這件融合各種風格的精品使用了遠東的裝飾技巧,但觀眾卻難以察覺一絲絲的亞洲風味 因為遠東的彩貝鑲嵌,與漆畫已完全西化,成了一張歐洲人專用的工作桌。然而,觀此桌身細密的紋飾運用,卻又是另一種非典型的創作。它有路易十四風格的黑金設色,但紋路過於緊密,使人透不過氣。它有文藝復興四腳桌的結構,但間距也不夠舒展。唯一較能喚出名稱的僅為桌面的新歌德畫作。這是一家人在歌德式的教堂中歡樂的宴飲。這一點與十九世紀前的講究寫實的風俗畫比較起來何其突兀。
多種風格在一件作品上彼此衝突,又互相銜接,這便是法國十九世紀中期最典型的風格。後代藝術史學家實難以給個名字,於是就講出了一個有趣的名詞:「折衷主義」(Éclectisme)。而這一件融合東西方藝術技巧的彩繪小桌,無疑是此風格最佳的代表。(劉政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