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彩斑菊石藏品圖
彩斑菊石

學名:Placenticeras meeki

類別:自然史 - 地學 - 化石

年代:白堊紀(距今約9,900萬年前)

尺寸:長:44 x 寬:55 (cm)

重量:31.97kg

生物分類: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菊石目(Ammonoidea)/餅菊石科(Placenticeratidae)

發掘/出土地:加拿大

藏品描述:菊石是一種已經滅絕的軟體動物,屬於頭足類。最早出現於約4億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早期,比恐龍早了1.7億年。繁盛於中生代,因其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海洋中,所以可以作為中生代的指標化石。最終,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最早的菊石,可能是從直體型的杆石動物衍變而來。泥盆紀的菊石外殼逐漸盤繞得越來越緊,這種改變可能降低了牠們的行動速度,但卻提高了靈敏性和轉向能力。

菊石種類繁多,殼的形狀也多樣,直徑大小從1公分~200公分都有,內部有氣室及體管,還有抵抗水流及壓力的隔室構造,菊石可能是依靠噴氣推動來移動身體並迅速逃離危險的。在頭足類的演化過程中,唯有鸚鵡螺還背負著硬殼,依靠硬殼保護自己,而其他的種屬在演化中已脫掉硬殼,輕裝前進。

彩斑菊石是一種生物礦化的過程,外殼的碳酸鈣成分在不同環境下會排列成不同晶系。加拿大是著名的彩斑菊石產區,它被富含各種礦物質的火山灰所掩埋,後來又由於冰河時期受到厚重的冰層重力擠壓,菊石表面的碳酸鈣礦化成方解石與霰石,當光線進入結構排列整齊緻密的霰石內部,經繞射使表面產生漂亮的色彩,形成光彩炫麗的彩斑菊石。

登錄號:00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