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曾培堯(1927-1991)
Tseng Pei-yao
出生臺南府城,1947年起先後跟隨臺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教授美術的顏水龍、郭柏川學習,1954年加入郭氏主導的「臺南美術研究會」,任常務理事,參與籌辦「自由美術協會」(1964)、「南部現代美術會」(1968)、「世代畫會」(1968)、「六合畫會」(1973),1972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赴美訪問,亦透過書寫發表藝術評論,推動南部現代美術的發展。曾參與何鐵華創辦「自由中國美展」(1957、1958)、「巴西聖保羅雙年展」(1963、1971)等展出。
在顏氏與郭氏的指導下,曾培堯建立了把握自然景物客觀性與堅實的素描基礎,1947-1952年間,因任職於位處雲林、所屬臺糖之龍岩糖廠會計,而有機會乘坐糖廠火車到嘉南平原各鄉鎮,並以素描描寫鄉村風景、古蹟建築與日常景色;1953年因遷居繁忙的臺南市區,這兩年的畫風走入「主觀表現的具象畫風時期」,將景物變形、放大、力求構圖平穩,物件造形脫離再現,轉以較粗的筆觸和深沉的色調傳達內心的主觀形象。1955至1961年間,除了延續前期的半具象形式,也以點、線、面和強烈的對比色構成抽象畫面,傳達內心的各種精神狀態,曾培堯曾自述畫風出現轉折是「因十年來對於形象真實的探索和物象內部真理的追求,我領悟到造形的真義,那是心眼所視的內面世界」。
1962年,曾培堯從美國黑人艾琳舞團的現代舞表演獲得啟發,開啟了長達三十年對生命主題的探索——「生命連作」系列(1962-1991),共七個階段:「探索生命根源時期」(1962-1964),以強烈色線、色塊組成黑色混沌體,以紅、黑、藍等對比色表現衝突、混亂的原始狀態;「追求生命繁殖與連鎖時期」(1965-1966),以無限循環的環狀構造為主體,在不斷增生、繁衍的輪迴下,構築了具規律性、連續性的宇宙狀態;「邁進生命永恆時期」(1967-1968),由中國的古瓷、古廟、民俗藝術帶來靈感,使用硬邊、放射性的幾何圖形構成畫作,其中「凸」型符號為此時開始出現的元素,曾氏將此符號視為「生命原型」;「高唱生命謳歌時期」(1969-1972),在對稱與秩序性的排列中,大量運用凸型符號,放射狀符號則象徵對生命的「敬」、「愛」和「光明」的謳歌;「自然、神性、人性和生命的虛實時期」(1973-1978),具有硬邊繪畫的特性,並融入中國民俗藝術與宗教信仰的符號;「宇宙、神靈、愛慾與生命統合時期」(1979-1986),將自然宇宙的現象歸為靈性,神性與人性歸為愛慾,靈、愛、慾構築出崇高理想的生命,畫作中除了將人像、神佛、裸女形象聚合,也融入水墨潑墨、暈染的特色,呈現宇宙間虛無飄渺的靈氣。在1987年自知罹患直腸癌至1991年病逝前,「生命本質與重生時期」呈現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的情感,以身常行慈、口常行慈等來超脫生死之謎,追求生命的本質與永恆。(整理|陳嬿晴)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