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行路一百公里藏品圖,第1張
行路一百公里

石晉華(1964)

藝術類 - 複合媒材

鉛筆、畫布、玻璃瓶、文件、數位輸出、錄像、鞋、筆記本

2012-2017

裝置尺寸依空間而定

〈行路一百公里〉是以行為藝術見長的台灣觀念藝術家石晉華的大作,從2012年在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駐校時跨出第一步起,經歷了高雄市立美術館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覽會等三地的實踐,總計27次的走筆,歷時6年方才完成。此作組件眾多,包含了藝術家在長時間裡來回地以鉛筆在畫布上邊走邊畫的總共1880號大小的「畫作」本身,再加上藝術家走筆時在地上鋪面畫布上遺留的痕跡、過程計日計數文字文件、走筆過程影像縮時攝影與錄像、走筆所穿用之鞋子、里程紀錄本、作品製作過程中所耗去151枝鉛筆的剩餘尾巴和裝滿削下鉛筆屑的玻璃瓶等,極其複雜。

石晉華的創作多元多樣,從測量到走筆,是行為更重觀念,批判世俗機制,也修正自我心性。許多來自其自身健康的因由,讓他從個人心底對生命的感悟出發,通過肉體的徹底實踐、紀錄,發展出一件件猶如苦行僧般的作品。〈行路一百公里〉這件全球唯一單版的觀念藝術鉅作,是石晉華成名之作〈走鉛筆的人〉(1996)創作邏輯的改版鉅製。自省、苦行,石晉華以一種超乎常人的耐力與意志力,透過小小鉛筆線的無限重複,將生命的重量形成作品的張力。因此可以說,〈走鉛筆的人〉毋寧是石晉華生命的刻痕,〈行路一百公里〉亦復如是。

作為典型第三代觀念藝術家,石晉華知其所以地將創作過程中所有相關的圖、文、物等殘片全部收攏為作品的一部分,這些殘片是形構作品的見證,也是石晉華在每個創作時刻當下的註記。〈行路一百公里〉之所以除了大畫布的「作品」本尊之外,必須涵蓋所有一切相關的其他,其原因便源自於此。這些殘片猶如石晉華每日三餐前測量血糖的針頭、棉花和紀錄卡,他藉此確認生命的無虞,而〈行路一百公里〉也藉由鉛筆碎屑、鞋子等一干「家族」事物,共同支撐它的存在、被創造和共生的價值。

藝術創作的目的除了在做自我內心的表達之外,另一個更為積極的意涵,便在於修正自我的心性,通過所見、所想、所做和自我性格產生對照與磨合。實際上,藝術創作就是人生的縮影,倘若人生是一場不斷來回修正與學習做人的過程,那麼藝術創作就是在長時間的持續創作中,邊做邊改、邊做邊學的自我心性修練。形上美學大師史作檉嘗言:「人之所求,貴在找回其『原本』。」(《藝術的終極關懷在哪裡?》)石晉華苦行僧式的創作磨難,無疑地也是藉由抒情來反映真實的人生,在時時保持清醒的自我提醒和創造的實踐力之下,度過他人生的難關與重重危機。無論是內心對話,抑或是外在批判,石晉華高度的自省性,讓他的創作中凝煉了極濃重的人的質素。向內,悉心懺悔;對外,揶揄嘲諷,成為如是的石晉華。

(撰文/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副教授、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李思賢)

登錄號:0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