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
清
蓋29X29.5X27鼎身含雙耳尺寸87X46X66
登錄號:07034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掐絲琺瑯鼎》(館藏編號07034)此件清代掐絲琺瑯鼎,三足鼎,左右各一很長條形向上似翼,頂上有8個孔洞,鼎壁有紋飾。戰後本館建館初期,教育部將戰後日本歸還的部分古物撥交給史博館,於1956年會同故宮、本館,在台中與北溝點交,撥交的第一批文物18箱計196年,第二批文物為33箱,計81件,兩批共計51箱237件。這一批文物包括了銅器、石刻、瓷器、宗教文物、文房用具等。重要文物有石刻北魏九層石塔、北齊送子觀音像、雕花石槽(原訂名為元代石槨)等;宗教文物中有長壽無量佛像藏畫一式兩件、各式金銅佛、木刻佛、彩釉雷公雷母像、端硯、白玉如意、鏤空象牙筒、宋吉州窯劃花捧捶瓶、元臨川窯暗橄欖瓶等。也是當時撥交的日本歸還文物之一,物件本身歷史價值無法與前項物件相比,但此件因製作尺寸大,高達八尺,製作壯觀,物件的來源歷史反映了廿世紀中、日、台地區之間的歷程。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CC BY(姓名標示):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包括商業性利用),惟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或授權人所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TEMPLATE1\img\icon_CC BY.png)
可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