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釣雨圖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釣雨圖

傅狷夫

國畫

1963

34x39.2

登錄號:112-00223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釣雨圖》(館藏編號112-00223),是藝術家傅狷夫於1963年所創作的水墨作品。作品左上方落款為「釣雨圖。玉山我兄法家教正,傅狷夫心香室雨牕寫十癸卯仲冬。」,左側有陰刻鈐印「傅氏」及陽刻鈐印「狷夫」。此作以墨色的濃淡變化來呈現山勢起伏,遠近景層次分明。遠景部分的山脈輪廓以較淡的墨色描繪,讓其顯得朦朧而深遠。中景部分,山脈則以較濃的墨色描繪,展現山勢的力量與立體感。前景則以植物、樹木和水面組成,樹木的枝葉用較自由的筆法描繪,筆觸流暢,讓畫面更具生命力。畫面下方還有小舟和人物,為整幅山水畫增添了動態與人文氣息。人物的描繪雖然簡單,但與周圍的自然景致形成和諧。這樣的構圖不僅營造出一種悠閒、靜謐的氛圍,也讓觀者感受到「可居可遊」的意境。
傅狷夫的藝術風格以融合西方寫生技巧和傳統中國水墨畫而聞名。他自創「裂罅皴」技法,用以描繪臺灣山石的質感,並以「塔山皴」和「點漬法」表現臺灣的山海風景和北海岸的海浪。他被譽為「臺灣山水的代言人」,創作風格鮮明,展現了獨特的藝術語言,將臺灣的自然景觀注入中國傳統畫的架構中。
傅狷夫(1910-2007),本名傅抱青,號心香室主,生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水墨畫家、書法家及美術教育家。曾師從西泠書畫社的王仁治,早期作品以清初四王為風格,專攻山水畫。1949年來到臺灣後,曾兼任多所藝術院校的教授,對臺灣的水墨畫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

不可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