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寶猜
陶器
陶
1996
頭40x48x39;蘋果18x13x17夏娃27x17x17
登錄號:112-00061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亞當的抉擇》(館藏編號112-00061),為連寶猜創作的陶藝作品,方體底座後方具有作者簽款與紀年「寶猜1996」。係由連寶猜捐贈予本館典藏。
底座之上分別是亞當頭像、剖面的蘋果,與被蛇所纏繞的夏娃塑像,三個元素之間以黑色細柱貫穿,形成聯結。亞當的面部中間雕造一道裂痕,象徵著作品題名所示的兩難處境。夏娃則呈扭曲的姿態,脖頸至腳踝皆被蛇捆勒、束縛。無論是塑像的姿態或整體的排列方式,皆表達了人性中誘惑與抉擇的深刻主題。
作品引用了《聖經》創世紀的典故,講述耶和華從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名為夏娃的女人,兩人一同生活在伊甸園中。神告誡他們,園中所有果子都可以任意取食,唯獨「分別善惡樹」的果實不可吃。然而,夏娃受到蛇的誘惑,違背了這個禁令,吃下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實,並將果實也給了亞當。兩人在吃下果實後,被神逐出伊甸園。本作品即以隱喻的方式呈現夏娃在誘惑之下吃下果實,亞當則面臨是否追隨的瞬間抉擇,強調這一刻的張力與人性的考驗。
連寶猜(1953-),出生於彰化鹿港。連寶猜畢業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科,是知名的陶藝家。其雕塑技藝師學於雕塑大師楊英風(1926-1997),而後又向陶藝家邱煥堂(1932-)與林葆家(1915-1991)等人學習。其作品形式以結合陶塑、金屬、木質和油彩等複合材質的人物、動物和神佛塑像而聞名。連寶猜的創作常探討宗教、戰爭、種族、氣候、弱勢團體等社會議題,藉由作品傳達對人性的反思,展現對人文與社會的深切關懷。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
不可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