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陵園秋訊藏品圖,第1張
陵園秋訊

李德

西畫

民國

縱63.5 橫52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陵園秋訊》(館藏編號79-00290)。
李德(1921-2010),臺灣戰後重要的前輩藝術家。1921年出生於江蘇省一個詩、文、書、畫、古器物與京劇繚繞的書香世家,孕育其豐沛的中國人文藝術涵養。1937年爆發中日戰爭,李德成為流亡學生到了四川,1945年自重慶大學畢業,1948年來到臺灣。與同時期推動現代繪畫運動的「五月畫會」、「東方畫會」不同的是,李德並非藝術科班出身,但愛好文學與藝術的生命,讓他在1956年跟隨前輩畫家陳德旺(1910-1984)習畫,長達八年(1956-1964)的學習歷程中,陳德旺開啟李德終其一生對空間的探索。
創作對李德而言,是「人」、「天」(自然)與「歷史」,一場無止境的對話,從其中展現出淬煉學術、提撕生命的過程。在經歷對物象實體的掌握,李德自1973年後進入「抽象」的過程,以奔放的筆觸與厚重的顏料層層堆疊出豐富的肌理,並喜好以詩句題名,。1983年以後,李德回歸對「點」的探索,以及中國水墨畫「皴法」的研究。在1989年李德創作晚期《空相》系列(Attribute of Emptiness)之前,李德以充滿力道的筆觸、點與線,描繪勾勒具有豐厚層次的心底風光與意象。
他曾解釋空相──是,存有實在的「空」間形「相」;是,變幻無常的人間「空相」;是,真「空」妙有的莊嚴法「相」。畫風由厚重沈鬱轉為清明、開闊,「點」也更為精緻,與色彩融合為一,達至感情與理性的平衡。
本幅畫作以簡約深層的筆觸及線條,勾勒出空間結構與空間層次,作者表現的不僅是技巧的摹擬,而是生命、人生相連結,通過對事物「本質」的領悟,在苦心精鍊、推敲架構的空間中,讓情意在「不經意的」、「原創的」情況中自然流露而出,就是繪畫至高的境界。

登錄號:79-00290

不可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