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河山永壽圖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河山永壽圖

季康等15人

國畫

1978

92.6x357

登錄號:110-00159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河山永壽圖》(110-00159),為藝術家黃君璧、梁又銘、梁中銘、劉延濤、林玉山、高逸鴻、胡克敏、傅狷夫、陳子和、姚夢谷、季康、邵幼軒、陳丹誠、歐豪年、張大千等15人,於1978年中美斷交之際,共同合作繪製的大型彩墨長卷作品。畫面右方開始,依序有芙蓉、喬木、探手欲捕捉蜜蜂的猿猴(象徵「封侯」)、墨蘭、紅白牡丹、古松、一對白頭翁、山石、水仙、雉雞、青竹、溪澗、三隻山羊(象徵「三陽開泰」)、紅梅花樹,及海棠等,最後由張大千在紅梅樹下補入靈芝,并落款以茲紀念。雖然每個元素分別反應出各個藝術家的風格特色,整體畫面依然典雅和諧,不顯得突兀,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大同世界。此作也反映了諸位藝術家們共同創作一件大型作品的企圖心,以及落筆時彼此關照、協調、配合的過程。
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MD300)與中國畫學會及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78年,因應中美斷交預告,為激勵民心,邀集15位畫家繪製《河山永壽圖》及《寶島長春圖》,由獅子會義賣,所得款項交予國家自強基金,畫作長期存放於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辦公室,後捐贈予文化部,撥交國立歷史博物館保管收藏。藝術家張大千於畫面左方題識:「河山永壽。中華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國總統卡特不顧信義與我斷交,舉國上下羣情憤懣。中國画學會暨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會合國際獅子會中國總會,邀集黃君璧、梁又銘、梁中銘、劉延濤、林玉山、高逸鴻、胡克敏、傅狷夫、陳子和、姚夢谷、季康、邵幼軒、陳丹誠、歐豪年,合寫此圖,以示吾人矢志自立自強、反攻復國。並祝中華民國萬歲永介無疆之庥。中華民國六十七年行憲紀念日張大千補入芝并題」,並有陰刻鈐印:「張爰之印」及陽刻鈐印:「大千居士」(方印)、「戊午」(圓印)、「大風堂」(方印)。

不可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