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爵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爵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爵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銅器

商/周

碎裂成35件。最大:長15.9 寬8.1 厚5.2

登錄號:30165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爵》(館藏編號30165)器型殘斷,無法計量。此件銅爵,殘破數塊,尚未修復。
爵的命名始于宋人,甲骨文中亦有此字,形制特徵為有較深的筒狀腹,口緣前有傾倒液體用的長流口,稱「流」;後有呈尖狀的「尾」;流至口緣上立有兩個「柱」;器腹一側有把手,與連接流尾的軸線成直角,通稱為「鋬」;腹底有三個尖而高的「足」,其中一足於鋬下。
爵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的酒器,通行至西周。西周中期後即基本不見。而東周文獻所言及之爵,或是飲酒器之總稱,或是酒器專稱,但應不是上述商、西周時期之銅爵。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

可授權